首页 > 财经 >

面对面|专访40年里在沙漠种出7万亩绿洲的“治沙能手”殷玉珍

发布时间:2023-06-19 09:37:58来源:
原标题:面对面|专访40年里在沙漠种出7万亩绿洲的“治沙能手”殷玉珍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全境深居其中。这里曾经黄沙漫天,寸草不生,如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在这里,人类自身的努力起到了作用。在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前夕,《面对面》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采访了被誉为“治沙女王”的殷玉珍。近40年时间里,她和丈夫创造了种出7万亩沙漠绿洲的奇迹。

1985年正月,19岁的殷玉珍坐着毛驴车,从老家陕西省靖边县东坑乡嫁到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一个叫井背塘的地方,婚房只是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

殷玉珍:当时我们的婚房就能站两个人,没有床,有瓷罐子放粮的。

记者:有水没有?

殷玉珍:水就是我们前面有一个沙坑子里头,一罐水里头有半罐子沙。

记者:那这日子怎么过,你在娘家那日子比这好还是比这赖?

殷玉珍:我娘家的日子比这好,我们那个庄子里头都是平原,黄土地,来了这个地方,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不可能在这地方活得下来。

记者:当时要是不想过,你得有选择吧?

殷玉珍:唯一的选择就想死,连个死的办法都没有,后来想还不如回娘家去看看我妈,我们那有口大机井,我就想不如跳那个机井里死了,后来到离我们家不远的一个大口井,我就号啕大哭,放不下我妈,还有我弟弟。

放弃轻生念头,殷玉珍返回沙漠深处,但残酷的现实处处考验着她的毅力,她尝试着离家出走,但最终因为心疼丈夫,也放弃了。

殷玉珍从老家带回两棵杨树苗,栽种到沙漠深处新家的门口。

记者:种活了没有?

殷玉珍:当时两棵杨树都发芽了,后来我就为了看根根,把一个挖死了。

记者:想看看,结果给看死了。

殷玉珍:对,一个活了。

记者:这个活了以后就是一棵树而已啊。

殷玉珍:但是你能看它,你能跟它说话。

记者:那你跟树说什么?

殷玉珍:跟树就是说,长吧,长吧,长大你好好发芽吧,还能跟我蔽凉。

这颗杨树苗的成活,给沙漠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给殷玉珍的心里带来了一丝希望。

殷玉珍:那时间很穷,因为没有米,后来用玉米碎熬了一锅粥,后来大风来了,一下子连锅灶都给我打翻在那了。

记者:当时那粥很金贵吧?

殷玉珍:很金贵,你三天吃那么一顿饭,然后又把脚给烫了。后来我就发誓,我说我宁可种树累死,我也不能让你沙子把我欺负死。

听说殷玉珍要在沙漠里种树,有人觉得是她脑子出了问题,连自己的亲人也都不相信她。“我姐一直不赞同我,我说你看我种出树,将来肯定能种出粮,而且我要过上好日子,我也要有电灯电话,我姐说你有电灯电话,狗头上就会长犄角。”

1986年春天,结婚的第二年,殷玉珍用家里最值钱的,唯一一只羊换回600株树苗,和丈夫一起栽种在家的四周。那一年,600棵树苗经历了干旱和风霜之后,最后存活了不到10棵,但这让殷玉珍看到了希望。从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沙战斗打响了。为了得到更多的树苗,丈夫白万祥外出打工,只要树不要钱。

除了勉强填饱肚子之外,殷玉珍一家的收入几乎全被投入种树治沙上。然而,风沙肆虐,他们的种树之路异常艰难。

殷玉珍:有一天风沙刮得实在大了,谁也看不见谁,就我们两个人看不见,他拿着铁锹,我抓着把子,好在我们家的狗叫了,我们听着狗叫声才回了家。

一年秋天,殷玉珍和丈夫种下的几千棵树苗一夜之间被风沙吞没。

记者:经常哭吧。

殷玉珍:我哭一般不让我爱人看见,我就在高粱上嚎了一顿,起来把眼睛擦得好好的。因为我已经咬牙了,我说我就不相信治不住这个沙子。你只是刮一个春天,刮四个月到五个月,但是你六七月风就停了,不刮了,那我没白没黑地干,我还就不相信把你治不定。

1989年春天,丈夫白万祥打工时听说附近村里有5万棵树苗没人要,这些树苗原本是政府号召村民植树,免费发放的,但植树带不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就被大家遗弃了。殷玉珍夫妇知道后,马上与村民们商量,依然是打工不要钱只要树苗。殷玉珍和丈夫每天翻越一道道沙梁,来回20多里的沙漠,硬是将5万棵树苗全部拉回家。

记者:你要背着多少树苗子上来?

殷玉珍:我背两捆苗子,大概是一百多斤到二百斤,一捆苗子是一百株。

记者:背着往上走,很重吧?

殷玉珍:拽着牛尾巴,它还驮着。

记者:牛驮着多少树苗子?

殷玉珍:牛驮着四捆子,就是四百来斤。

殷玉珍:我还拽着牛尾巴,后来看见这上有血点,牛下崽了,脑袋晃来晃去,牛崽子生下来还活着,母牛也活着。我特别高兴,我把这个梁起名欢喜梁。

那一年,殷玉珍和丈夫没日没夜将背回来的树苗全部给栽种上。

年复一年,殷玉珍和丈夫摸索出了用灌木挡风固沙,蓄水保墒,再层层设防的种树方法,他们种活的树越来越多,绿色在沙漠中不断延伸。1999年,他们种树治沙的事迹为外界所知,开始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那一年,他们已经种树近三万亩。

之后,在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的扶持下,殷玉珍和丈夫的种树治沙事业快速发展,沙漠绿洲达到了七万亩。他们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积极治沙种树,涌现3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40多户。如今,乌审旗的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7.2%提升至32.92%。而作为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区域,内蒙古的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3.21%提高到目前的20.79%,殷玉珍也收获了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华环境奖、全国防沙治沙标兵、时代楷模等众多荣誉称号。

2017年,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她还代表中国走上论坛,讲述沙漠防治与脱贫的中国经验。

记者:你现在是要巡林?

殷玉珍:对,我要巡林,因为怕着火,怕其他的牲口进林地。

记者:你一个人也巡不过来。

殷玉珍:巡不过来我还有儿子,现在用车巡,像过去,我拄着棍,一个人走着巡,那时候我不害怕,现在已经林子大了,我还有点害怕。

记者:你怕啥?

殷玉珍:我就怕这里头怕有狼。

记者:都有狼了,说明生态好。

殷玉珍:因为这里头好多的动物。

记者:是不是有种检阅的感觉?

殷玉珍:是的,来的时候可以跟他们摆摆手,大家长得好,同志们长得好。

因为种了树,风沙少了,雨水多了,气候土壤开始适宜种庄稼。2022年,殷玉珍引进谷子新品种,长出的谷穗又粗又长,熬出来的米粥清香油亮,一斤能卖45元,成为高端市场上的抢手货。

如今,凭借特色种植和养殖,殷玉珍夫妇每年收入100多万元,“种树能人”也成了“致富能人”。在殷玉珍对未来的规划里,进一步通过种树、种植、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但向沙漠要绿色,也向沙漠要效益。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未来也有些担心,希望大学学习园林专业的小儿子能够留在身边继承她的事业。

记者:你为什么要把孩子留自己身边?

殷玉珍:那我要是不在了,我沙漠里头这么多孩子也需要人照顾。

记者:你也把树当成你孩子?

殷玉珍:对。

殷玉珍儿子白国才:之前我们一起去欢喜梁的时候,她就跟我说,你看这群树,见我来了之后都和我打招呼呢。

记者:你心里怎么想?

白国才:我觉得它们和我们家已经融为一体了,它们也是我的亲人。

记者:你的专业能不能帮上他们?

白国才:能,能更好把这些林子规划起来。

制片人丨刘斌

记者丨董倩

策划丨张宏飞

编导丨王惠东

摄像丨杨帆刘洪波高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违法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